史学瀛
职务: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主任
行政职务:
研究方向:国际环境法、环境资源法、国际经济法
工作地点:
电子邮箱:shixueying@nankai.edu.cn


史学瀛,男,19634出生。bevictor伟德国际教授,博士生导师;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研室主任;bevictor伟德环境司法研究中心主任;bevictor伟德WTO研究中心副主任。


教育背景:

1. 天津师范大学,法学学士

2. 中国人民大学,法学硕士

3. bevictor伟德,经济学博士


研究领域:国际环境法、环境资源法、国际经济法


讲授课程:环境资源法学、国际环境法、生物多样性保护法、


联系方式:shixueying@nankai.edu.cn


二、社会兼职

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会常务理事

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

天津市法学会常务理事、学术委员会委员

天津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副会长


三、荣誉奖励

2011年获天津市优秀青年法学家称号。


四、学术成果

(一)著作

1. 《环境法案例教材》,主编,bevictor伟德出版社,20171月。

2. 《国际商法》(第三版)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510月。

3.《碳排放交易市场与制度设计》,(第一作者),bevictor伟德出版社,201412月。

4. 《公共健康危机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》,(第一作者),bevictor伟德出版社,20149月。

5. 《国际商法》(第二版)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115月。

6. 《环境法学》,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(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),201012月。

7. 《生物多样性法律问题研究》,独著,人民出版社,200711月。

8. 《国际商法》,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68月。

9. 《反倾销、反补贴、保障措施典型案例——钢铁行业案例》,主编,bevictor伟德出版社,20065月。

10. 《环境法学》,主编,清华大学出版社,20063月。

11. 《国际反倾销法》,副主编,法律出版社,200512月。

12. 《保险法前沿问题案例研究》,主编,中国经济出版社,20018月。

13. 《国际技术转让法新论》,独著,天津人民出版社,20009月。

14.《国际经济法通论》参编,法律出版社,199811月。

15. 《台胞投资企业法概论》,参编,bevictor伟德出版社,199710月。

16. 《西方国家反倾销法与实务》,副主编,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,19962月。


(二)论文

1. 企业自我环境规制与排污许可制的互动进阶,《环境保护》2020年第7期。

2. 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处罚规则与履约风险规制路径,《吉首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1期。

3. “一带一路”碳市场法律制度初构,《理论与现代化》2020年第2期。

4. 我国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下的企业环境责任研究,《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》2020年第2期。

5. 我国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管理的制度耦合与衔接机制,《税收经济研究》2019年第1期。

6. 从波兰气候大会看国际气候变化法新成果,《天津法学》2019年第2期。

7. 控排企业碳交易未达履约目标的罚则设定,《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》2018年第4期。

8. 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无害环境技术转让的知识产权困境及出路,《西部法学评论》2018年第3期。

9. 气候变化问题减缓适应对策对于人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,《湖南警察学院学报》2017年第1期。

10. 气候移民的国际法保护困境与对策,《南开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6年第6期。

11. 碳排放交易中配额无偿分配的制度构建,《天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16年第4期。

12. 基于环境保护的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现状、问题与完善,《怀化学院学报》2016年第7期。

13. 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总量设置和调整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,《理论与现代化》2015年第5期。

14. 中国低碳出口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,《理论与现代化》2015年第2期。

15. 碳排放交易配额初始分配基本规则的构建,《当代经济》2015年第18期。

16. 中国环境责任保险发展趋势研究,《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》2015年第4期。

17. 在华跨国公司环境违法风险与应对,《成都大学学报》2015年第4期。

18. 环境人权及其现状保护研究,《太原师范学院学报》2015年第5期。

19. 与碳排放交易有关的犯罪行为及其防范措施,《政法学刊》2014年第5期。

20. 碳排放交易机制中涵盖部门制度的构建,《理论与现代化》2014年第6期。

21. 国际公约背景下我国农民权实现的对策分析,《农业环境与发展》2012年第4期。

22. 生态城环境保护补偿的法律思考——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,《生态经济》2010年第7期。

23. 我国解决公共健康危机的法律策略探析,《河北法学》2008年第4期。

24. 遗传资源法律问题初探,《政法论丛》2005年第5期。

25. 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若干知识产权问题,《南开学报》2003年第3期。


五、科研项目

(一)主持项目

1.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》立法问题研究,2019-2021年,在研。

2. 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,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》立法研究,2018-2020年,在研。

3. 国家发改委CDM赠款项目,关于进行碳强度减排、将天津滨海新区建成低碳经济示范区的试点方案与配套政策研究,2013-2017年,结项。

4. 教育部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,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框架下的企业人权责任研究,2014-2017年,结项。

5. 天津市排水管理处项目,《天津市城市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管理条例》立法后评估,2015年,结项。

天津市法学会2015年法学研究重点课题,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问题研究——以美国RGGI模式为借鉴,2014-2015年,结项。

7. 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,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与法制改革问题研究——以环境资源法为例,2010-2011年,结项。

8. 天津市“十一五”社科研究规划重点项目,天津生态环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,2005-2006年,结项。

9. 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,公共健康危机与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,2003-2006年,结项。



版权所有@bevictor伟德国际